北京大兴机场设计师扎哈:没等作品建成就已去世一生备受争议

时间: 2023-10-06 18:47:06 |   作者: 新闻中心

  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啥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规划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了解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扎哈·哈迪德

  人类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居住环境由远古的山洞逐渐演变至现代的高楼大厦。伴随着审美意识的提升和对建筑不一样的需求的增加,建筑设计师应运而生,并逐步演化分成不同的流派,他们各领风骚,不断推出充满鲜明理性和激进主义色彩的建筑作品,引起世界轰动。

  刚刚建成启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被当代社会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以瑰丽雄奇的造型征服了世界,它的建筑规划设计者扎哈·哈迪德,以线条繁复、造型奇特的解构主义设计手法驰名业界,被称为建筑界女魔头,以一介女流跻身于世界建设艺术家的行列,虽然身前身后争议不断,但都无损于她世界顶级设计师的地位和名望。

  1950年扎哈·哈迪德生于巴格达,此时的伊拉克还没有进入战乱时期,政治相对开明,经济较为发达,各民族教派和平相处。扎哈的父亲是一位经济学家,一度曾任伊拉克共和国财相,母亲是贵族家庭出身,极富艺术底蕴。

  扎哈父母的朋友亲属非富即贵,可谓谈笑有绅士,往来无贫民,扎哈经常听大人们在一起谈论经济、建筑和艺术,她的童年是如此无忧无虑又丰富多彩,陪伴她终生的建筑艺术也已开始孕育。

  对童年扎哈的建筑艺术观影响最深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妈妈,她喜欢任何标新立异的物品,小扎哈常常托着下巴看着妈妈在家里进行乾坤大挪移,用新买的家具将旧家具替换,整体变换成另外一种装饰风格,待扎哈成为建筑规划设计师后,不停变换各种设计风格也成为她的典型标志。

  另一个是一个世交兄长,作为建筑师的他会带来建筑模型,告诉小扎哈建筑线条如何优美和充满力感,这令得小扎哈迷上曲线和图画,她的绘画天赋在这时得到充分发掘和展示。扎哈就读于一所多宗教的天主教学校,接受到各种宗教的濡染,她随同父母经常到世界各地旅游,恢宏神秘的罗马建筑给扎哈留下深刻印象。

  在一次与父亲探索苏美尔遗迹时,经年的文化艺术熏陶,再加上遗迹建筑风格古拙美的诱发,小扎哈萌发成为建筑师的梦想,母亲立即促成扎哈的第一个作品,由扎哈负责设计并将家里的客厅重新进行装饰,小扎哈心里充满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这美好的一切在扎哈13岁时戛然而止,伊拉克爆发政变,扎哈父亲被拘禁,财产被剥夺,扎哈开始在世界各地漂泊。她先在瑞士和英国上学,后在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学习数学,父亲问她为什么不学她心向往之的建筑,她的回答充满智慧,数学是所有建筑设计的基础。

  这个判断目前来看,在扎哈身上体现出绝对的正确性,她的建筑设计充满几何图形的美感,大量的曲线和应力需要数学的巨量计算,扎哈凭着她的直觉为后来的曲线突出的设计风格奠定坚实基础。

  数年漂泊后,扎哈最终就读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专修建筑学,1977年毕业后进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工作,师从著名解构主义大师、普利兹克奖得主雷姆·库哈斯,此时的扎哈已蓄满动力,她的事业正待扬帆起航。

  1980年,扎哈自立门户,在伦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正式踏足历来是男性天下女性禁区的建筑行业,扎哈以一种刚柔相济的姿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势不可挡地冲进去,并逐步开创出一块设计圣地。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设计师,扎哈将目标定位在国际竞赛上,她需要打出名气,这样才会产生效益。在初期的设计中,扎哈大量运用源自于阿拉伯文字灵感的飘逸曲线,来自经典几何图形的锐角和尖顶,给建筑界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上的冲击力。

  1982年,扎哈携作品参加香港国际建筑竞赛,作品初审即因过于标新立异而被淘汰,但日本建筑家矶崎新独具慧眼将作品取回,评语是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最终扎哈过关斩将获得金奖,开门红坚定扎哈走自己路的信心和勇气,她的多曲线设计风格愈发张扬和鲜明。

  扎哈在建筑规划设计上走理论与实践并重之路,她的艺术创作视野极为广阔,在设计实践上是全方位出击,几乎涵盖所有的设计门类,家具、灯具、门窗、桌椅、水杯、餐具、雕塑摆件,甚至女靯等等。她曾设计出一种建筑感十足的凉鞋,表面镂空曲线密布,坡跟与地面隐约相接,穿着给人一种奇妙的漂浮感。

  扎哈是一个视工作为生命的人,她一周能在办公的地方耗上80个小时,跟上她步伐的下属也多少有工作狂的倾向,扎哈认为没有完美主义强迫症,哪能成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她的工作力度和思想维度像魔鬼一般让下属又爱又恨,更因为60岁没有结婚而被业界视神也会吓跑的女魔头。

  扎哈的作品从初期就因风格极为独特、富有颠覆性而受到业内的广泛争议,赞赏者有之,批评者也不乏其人。在上世纪90年代前,尽管扎哈的作品已屡屡获奖,世界建筑界就仿佛集体失明一样,视而不见,甚至有古怪和不可建造的恶劣评价,多数作品只能静静地躺在图纸上,她因此一度被称为纸上建筑设计师,但这都不能阻止扎哈的奋进之途。

  厚积薄发是对扎哈的真实写照,她始终如一的进行着自己风格的设计工作。转机发生在1993年的德国,扎哈终于建设成功第一个由她设计的建筑---莱茵河畔的消防救援站,整座建筑与地面若即若即离,宛如海市蜃楼,这座建筑以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风格名嗓一时,一举打破她的设计不能建造的诅咒。

  但她前行的路依然曲折而艰难,1994年她花费极大力气设计的英国威尔士卡的夫湾歌剧院获得竞图方案一等奖,但最终却因地方反对使方案搁浅没能实现,扎哈深感遗憾,在伦敦生活20年之久的自己,依然因深色皮肤和浓重的阿拉伯口音而没能被英国社会认可,致使没有一件作品在英国问世。

  上世纪的整个90年代,尽管长期处在争议之中,扎哈却始终在突出设计风格、融入多元文化、完善设计的具体方案上进行着不懈努力,终于在1999年迎来事业发展的重大拐点,扎哈团队赢得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竞标,扎哈的建筑规划设计作品终于登上世界重要建筑之堂,从此整个建筑规划设计行业因她而起舞。

  一发不可收拾的扎哈于21世纪初设计建设德国莱比锡宝马总部、沃尔斯堡科学中心,并于2005年赢得伦敦奥运会游泳馆的设计,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她的设计理念终于被极度挑剔的英国社会承认,也被市场所接受。

  扎哈的作品又开始新一轮获奖潮,2004年,扎哈在加州洛杉矶获得世界建筑师领域最高奖普利兹克奖,这个奖项长期被欧美男性垄断,扎哈的获奖轰动世界,她凭借神奇独特的曲面式设计而戴上建筑设计界曲线女皇的桂冠。

  扎哈两次获得英国建筑最高奖史特灵奖,因突出贡献受封为英国爵士,成为英国皇家金奖唯一女性得主,英国这个极度传统保守的国度,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来自伊拉克的深肤色女性的卓越能力和无人可及的贡献。

  扎哈的设计作品开始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如果你在世界的某个城市驻足,无意间看到一座华丽曲面的现代化建筑,那就极有可能是出自扎哈的团体。巴库阿塞拜疆文化中心、罗马国家当代艺术中心等诸多世界知名建筑都是她的经典作品,她还专门为家乡巴格达设计中央银行大楼,可惜因战乱至今未能建成。

  扎哈在中国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为外观宛如两块灵石被珠江水冲刷过的广州大剧院,充满奇思妙想的声学系统传递出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在世界上获得极高的艺术评价。随后她又在中国大地上播散下北京望京SOHO、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香港香奈尔流动艺术展览厅、澳门沐梵世酒店等一系列造型迥异、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精品。

  当然最负盛名的还是扎哈6年前主持设计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造型之奇特令人叹为观止,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扎哈巧妙合理运用空间,使整个机场年运送旅客可达1亿人次之巨。

  扎哈4年前因心脏病逝世,她神奇的一生划上终止符,未能亲眼看到众多自己作品特别是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成功。她一生争议不断,前期争议焦点是设计能否建设,等到被世界认可后,争议转到曲线的运用是否太前卫,设计思路是受到波斯地毯丰富花纹以及阿拉伯书法的影响大,还是得到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解构主义的影响深等一系列艺术和技术之争。

  无论哪种争论,都切实反映出扎哈对世界建筑设计界的颠覆性影响。扎哈以曲线女皇之名傲立于设计之林,当之无愧变成全球首席女建设师,她凭一己之力为世人打开一个崭新的建筑世界,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对建筑界的影响之大,无人能出其右。


上一篇:都是奉子成婚孙俪美好林心如美好只要她悄然地离了婚

下一篇:大巴车价格多少钱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