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七舍镇:同乡夙愿成真 镌刻拇点拨赞(图)

时间: 2024-01-23 14:23:20 |   作者: 新闻中心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兴义市七舍镇七舍村,工人们如火如荼地进行通村公路扩宽和硬化施工,一道异样的景色招引了记者的眼光:公路的挡墙上,当地大众刻划了一个大拇指,并刻上“七岩公路”的字样。期盼了多年筑路梦就要成真,当地大众用这种特别的“点赞”方法表达对当地政府活跃施行景区路途改造工程的激动心境。

  七舍镇到白龙山里岩风洞景区的路途经七舍村5个组触及229户乡民,是乡民出产、日子的要道,寨子自下而上参差散布在黔西南州最高峰海拔2207.7米的白龙山几面山坡上。

  白龙山及周边的杜鹃花和原始森林连绵数十公里,有得天独厚的16个杜鹃花种类,是黔西南仅有具此规划、独具欣赏的野生杜鹃花海,一起也是抱负的绿色天然生态饲养基地和旅行休假避暑胜地,每年都要招引上万游客前来。

  但是,尽管守着杜鹃花海这个“聚宝盆”,但因交通约束,“聚宝盆”并未发挥出效应来。“晴天漫天灰,赶上下雨天,脚底板像踩上个大年糕,不穿雨鞋都不能出门。”村支书邓家宽介绍。

  路途情况差,不少游客刚进来就“打道回府”,美景留不下人。七舍镇当地虽盛产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和烤烟,乡民喂食的土鸡和生猪肉质鲜美,高山生态茶叶质量好,因路况差,甭说卖出好价钱,连出售有时都困难。让邓家宽至今心有余悸的是上一年4月杜鹃花最盛的时分,来白龙山看杜鹃花的车堵在了村里泥路上,他带着乡民穿戴雨鞋前梳后通,400多辆被堵在山里的车才得以“包围”。

  路途问题成为限制村里开展的最大“瓶颈”,邓家宽和乡民相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假如能把这4.8公里的路修好、平整好、硬化好,不只出行不再是难题,更能搭上村庄旅行致富车。主张当地党委政府筑路的提议,多次被提出,却年年苦于无资金、无项目无疾而终。

  “修好路才有出路!不能让杜鹃花、七舍高山好茶躲在深山受委屈!”2014年6月25日,乡民自发举行村委会,写下“路途多年来,限制沿途农户经济开展,杜鹃生态林,须建造路途,建筑公路,被占犁地、被砍树木、被拆房子、坝子、坟墓,为筑路建造应拆要拆,应迁要迁,不需补偿。要求路途6.5米宽”4页的恳求陈述,232名参会大众表态、签字,按下红彤彤的手印。

  其实,历年来七舍镇的干部们也为修这条路四处奔走,上一年镇里筑路的苦心总算获得了回应,得到省发改委的全力支撑,这条路途的扩宽和硬化工程终究被列入了方案。

  要筑路了!上一年10月22日,路途开工那天,村里就像过节相同热烈。盼了多年的路总算梦想成真了,没过几天,乡民们背地里商议,没什么好的表达方法,爽性自发在路旁边刻了大拇指,对各方支撑筑路进行“点赞”。

  挖机开路、整路基、砌石坝,运石子、沙子、租搅拌机、运输车,时刻飞逝,砍了3万棵树、占了36亩土地、拆了13幢房子乡民对筑路施工给予全力支撑,春节前,这条宽6.5米的致富路已竣工60%。七舍镇党委书记李国斌介绍说,整个工程将于本年3月底赶在杜鹃花期来前竣工。一起,结合七舍镇旅行开展需要,镇里还对现已干枯的“杜鹃湖”做改造,在湖的上游从头筑土坝蓄水,在下流宽广的河床上开展草地旅行。(钱星星)


上一篇:创立文明城市图片

下一篇:萨顶顶旺姆凤凰传奇 谁在引领华语乐坛民族风图(二)